本系介绍

本系介绍

本系介绍

一、专业概况

软件工程技术系设有软件工程专业,该专业依托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在培养具有农科背景的复合人才中具有天然的优势和基因。在人才培养方式和计划上,借助山西农业大学农科优势和基础条件,能够较快地融入农科的背景和特色。该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近年平均每年招生1000+,目前分为5个专业方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社会经济发展和软件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软件工程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软件工程技术、管理和服务人才。

三、培养模式

“3+1”培养模式。

四、课程结构

专业方向课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企业级应用

Web前端框架技术

Web开发高级技术

企业级应用开发技术1

企业级应用开发技术2

数据持久化处理1

企业级应用构建与管理

数据挖掘与统计分析

大数据处理与编程实践

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

移动互联应用

Web前端程序设计

XML语言基础

Android应用开发1

移动Web应用框架2

轻量级框架程序设计

Java EE框架技术

Node框架技术

Android应用开发2

移动应用混合开发

嵌入式开发应用

ARM处理器编程

Linux C++程序设计

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

图像处理技术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

QT应用程序开发

Linux高级编程

ROS机器人操作系统

大数据与云计算

数据科学系

人工智能

智能科学与技术系

五、师资队伍

经过10余年发展,软件工程技术系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与知识结构合理,学科方向广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5人,助教20人。近年来,教师团队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科研项目9项、校级项目10项,发表SCI等学术论文14篇,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245项,出版著作9部,参编教材7部,申报成功十四五农业农村部规划教材10部、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6部。软件工程技术系共设置5个教研室,包括1个基础教研室、3个方向教研室(企业级应用开发教研室、移动互联应用教研室、嵌入式软件开发教研室)和1个核心教研室。

六、师生共建

软件工程技术系老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蓝桥杯、互联网+创新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统计建模大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等教育部认可的84项学科竞赛,近五年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722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0项、国家级二等奖32项、国家级三等奖71项、省级一等奖70项、省级二等奖192项、省级三等奖294项,此外国家级优秀奖有34项,省级优秀奖有21项。

六、就业前景

软件工程专业已成为一个热门专业,近几年就业情况良好。随着软件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主要在各大互联网公司、智能制造商、网络服务运营商、企事业单位、研究院所、国防等部门从事软件设计、开发、应用与研究等工作。